中国建筑网首页 > 资讯 > 消防工程师 > 正文

2024年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考试前常考试知识点概括

点击数:508 发布时间:2024-12-17 收藏本页

阅读正文

2024年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考试前常考试知识点概括

2024年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备考正在进行中,为了便捷考生有效的备考,下面智学网为你精心整理了2024年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考试前常考试知识点概括,欢迎大伙的参考。如想获得更多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的备考资料,请关注智学网的更新。
149.jpg

1.2024年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考试前常考试知识点概括 篇一


接地问题失火的预防手段主要有:

在接地系统设计时要综合考虑,确保系统安全。一般在PEN线上不要装设开关和熔断器,预防接零设施上呈现危险的对地电压。

保证接地装置足够的载流量和热稳定性和靠谱性连接。

低压配电系统实行等电位连接对预防触电和电气失火事故的发生具备要紧用途,等电位连接可减少接地问题的接触电压,从而减轻因为保护电器动作失误带来的危险。

装设漏电保护器,将低压电路的问题借助对地短路电流或泄漏电流而自动切断电路,从而准时安全地切除问题电路,进一步提升用电安全水平。

2.2024年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考试前常考试知识点概括 篇二


引起静电失火的条件:

很多实验表明,只须同时拥有以下四个充分和必要条件时,就会引起静电失火或爆炸事故。

周围和空间需要有可燃物存在。

具备产生和累积静电的条件。其中包含物体自己或其周围与它相接触物体的静电起电的条件。

静电累积起足够高的静电电位后,势必周围的空气介质击穿而产生放电,构成放电的条件。

静电放电的能量大于或等于可燃物的最小点火能量。

3.2024年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考试前常考试知识点概括 篇三


预防静电的基本手段:

依据形成静电失火的基本条件,若控制任意一条件,则会预防静电失火事故。

1.控制静电场所的危险程度

用非可燃物取代易燃介质;

减少爆炸混合物在空气中的浓度;

降低氧含量或采取强制通风手段。

2.降低静电荷的产生

正确地选择材料。

改革工艺的操作办法、操作程序等。

减少摩擦速度和流速。

降低特殊操作中的静电。

降低静电荷的积累。

预防人体静电。

4.2024年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考试前常考试知识点概括 篇四


雷电有以下三方面的破坏用途:

1.电效应电效应主如果雷电产生的数百万伏乃至更高的冲击电压,大概击毁电气设各的绝缘,烧断电线蔹劈裂电杆,导致大规模停电;绝缘损毁还可能引起短路,致使失火或爆炸事故,巨大的雷电流流经品雷装置时会导致防雷装置的电位升高,如此的高电位同样可以用途在电气线路、电气设各或其他金羼管道上,它们之间会产生放电。这种接地导体曲于电位升高而向带电导体或与地绝缘的其他金属物放电的现象,叫作反击。反击能引起电气设各绝缘破坏,导致高压窜人低压系统,可能直接致使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导致紧急事故,可使金属管道烧穿,甚至导致易燃易爆物品失火和爆炸。

2.热效应热效应主如果雷电流通过导体,在极短的时间内转换成很多的热能,导致易爆晶燃烧或导致金属熔化飞溅而引失火灾或爆炸事故。

3.机械效应机械效应是指巨大的雷电流通过被击物时,使被击物缝隙中的气体剧烈膨胀,缝隙中的水分也急翮蒸发为很多气体,因而在被击物体内部出现强大的机械重压,导致被击物体遭受紧急破坏摧毁。

5.2024年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考试前常考试知识点概括 篇五


防雷的主要安全手段:

1.防直击雷的手段

防直击雷的手段主要有:设避雷针或避雷线、带,使建筑物及突出屋面的物体均处于接闪鍪的锞护范围内。完整的一套防雷装置是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三部分组成。接闪器是专门直接同意雷击的金属导体,借助其高出被保护物的突出地方,把雷电引向自己,然后通过引下线和接地装置,把雷电流导人大地,使被保护物免受雷击。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和避雷带事实上都是接闪器。引下线是连接接闪器与接地装置的金属导体,应满足机械强度、耐腐蚀和热稳定性的需要。接地装置包含接地线和接地体,是防雷装置的要紧组成部分。

2.防雷电感应的手段

因为雷电影响,在距直接雷击处肯定范围内,有时会产生“静电感应”所引起的电荷放电现象。为了防止雷电所引起的静电感应用途而形成的火花放电,需要将被保护物的所有金属部分靠谱接地。同时为防止雷电电磁感应的害处,应将屋内的金属回路连接成一个闭合回路,形成静电屏蔽。

3.防雷电波侵人的手段

为了预防雷黾的高电压沿架空线侵人室内,除去在供电系统中加大过电压保护外,最简单的办法是将线路绝缘瓷瓶的铁脚接地。在居住的房子中假如有电视机或收音机的天线,要预防由天线引进的雷电高压电,应装避雷器或装一个防雷用的转换开关,在雷雨马上到来前,将天线转换到接地体上,使雷电流泻入大地中。

中国建筑网是目前国内线上教育服务平台之一,一直以教育产品品质、用户体验为使命,不断创新技术并应用于教学,打造独家精品课程内容,倾力打造易用、实用型学习平台,传递知识与梦想。

Copyright(c)2018-2025 中国建筑网(https://www.eqcrah.com/)All Rights Reserverd 蜀ICP备1812709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90782

中国建筑网(https://www.eqcrah.com/)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90782